方言与美食(音频)| 曹海曼:“撑”出来的疍家糕(广州番禺话)
点击蓝字|关注我们
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,“语言资源快讯”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,而是公众号管理者,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,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!
疍家糕
笨柒糕·撑粉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生活在沙田水乡的疍家人以出海打渔为生,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。疍家糕正是疍家人的一种特色小食,传承着岭南水乡的独特文化,也是东涌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“疍家传统系列小食”之一。
疍家糕有两个有趣的“绰号”,“笨柒粉”是一个。“笨柒”在粤语有笨蛋、捉弄的意思。由于这种疍家糕制作工序复杂,想做好一锅粉需要数小时,所以本地人常常会说:“广东人真笨柒,磨烂米,蒸饭食”,以前的厨师做到体力不支时也会抱怨:“真系搵笨柒”。“笨柒粉”便由此而来。
制作原料
大米是疍家糕主要制作原料,有些人还会加点马蹄粉。制作前,需要事先将粘米充分浸泡七到八个小时,然后再磨成雪白的米浆。除此之外,还需要准备各种不同的配料,主要有腊肉、虾米、香菜、芹菜、 瑶柱等。鹅油是做疍家糕“秘密武器”,它能使粉更加香滑。另外,疍家糕最好用大锅做,柴火烧,一般的煤气炉可是很难烧出那香味。大锅烧热,倒入鹅膏炸成的油,为米浆增添香气。接着,加入热水与米浆混合的粉水,便进入到最重要但又最费体力的环节——“撑粉”!“撑粉”正是疍家糕的另一个“绰号”,生动地反映了疍家糕的制作手法——“撑”。
制作疍家糕需要用一条约一米长的竹竿不断搅拌锅里的米浆,以此防止米浆煮焦,也能使口感更加顺滑。这动作像极了撑船,而且又是制作过程的“重头戏”,因此大家便用“撑粉”代指疍家糕。顺着同一方向不停地搅拌上40分钟左右,使米浆受热均匀,渐渐凝固成糊状后,便可以下其他配料了。与此同时,别忘了沿着大锅的边缘淋上少许油,防止米浆粘锅。如果觉得米浆太稠,则可适当加点清水。此外,务必兼顾火候的控制!火候太旺,米浆过度沸腾容易烧糊;火候不够,又会影响米浆熟透凝固。继续“撑粉”半个小时左右,锅边开始冒泡,这时拿起竹竿,看看粘在竹竿上的米糊。如果米糊“起丝”,那就是时候出锅了!这样一算,整个过程要“撑”一个小时左右,只要开始撑就不能停下,所以说,“撑粉”是个功夫活、力气活。熟透的疍家糕出锅后,还要在面上刷一层油,再等上个两、三个小时,放凉凝固了才可切块食用。
凝固后的疍家糕看似萝卜糕、芋头糕,但口感更为香软滑糯,且入口即化,有着别样的口感。米浆的香甜、腊味虾米的咸香和芹菜的清新,味道层次非常丰富,让人一口气吃完还想吃下一块!其实,除了出炉后直接食用外,我们还可以将疍家糕下锅用油煎香,或者放进汤中熬煮再吃,也是另有一番风味呢!
曾经,疍家人的吃住都在渔船上,为了储备粮食,疍家糕才被创造了出来。虽然,如今疍家人已经上岸发展,但这种制作工艺仍代代相传,延续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,这撑出来是对疍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。
(方言点: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)
往期推荐
文字、音频|曹海曼
图片|网络(侵删)
本期排版|曹海曼
本期审读|曹海曼
责任编辑|甘于恩
投稿邮箱:junfyzx@163.com